活动时间:2011-11-01~2012-09-30
活动地点:国立故宫博物院
「得佳趣」为乾隆皇帝鉴赏玺印,其印文的意涵为从鉴赏文物中感受美好的视觉经验与乐趣。
清高宗乾隆皇帝生于1711年、卒于1799年,在位六十年(1736-1795)。退位之后又当了三年的太上皇帝,仍然掌握政权。是长寿且在位时间长的皇帝,因此有十八世纪皇帝的称号。在位时,曾经亲自考订文物,投入大量人力、物力,建置清宫典藏;故也有人把他看成是首席博物馆馆员。特别是分别收藏于国立故宫博物院、北京故宫博物院和沈阳故宫、热河行宫,与南京博物院中的传世藏品,因多数皆可追溯出乾隆皇帝亲手典藏的痕迹,而明显地反映出他鉴赏文物的经过。
这个展览就是透过有迹可循的鉴赏印记,展出本院典藏镌刻乾隆御制诗的陶瓷,和能与陶瓷图册对照的作品。藉由乾隆皇帝御览陶瓷的轨迹,了解他的鉴赏品味。整个展览以乾隆皇帝的陶瓷鉴赏观做为主轴,并且依照他御览之际所规范出的两种不同整理方式,将展览分成两个单元。第一单元「以诗为记」,主要展出本院所藏刻诗陶瓷;第二单元「再现品味」,展出陶瓷图册中所画的瓷器。
「以诗为记」单元中,因御制诗旨在传达乾隆皇帝对陶瓷的历史知识、鉴赏观,以及寓意其中的处世与为君之道。这些他所观察到的表象特征与他所理解的窑口,都体现出他对于不同属性陶瓷的观感。以今天的陶瓷史视野来看,经过乾隆皇帝御览鉴赏刻有御制诗的陶瓷,其窑口涵盖定窑、汝窑、官窑、哥窑、钧窑和明朝宣德官窑等制品,明显流露出他降旨镌刻御制诗,以及对于名窑作品的选择,深受晚明陶瓷鉴赏观所影响。
同时也因诗中属意的多为北宋汝窑、南宋官窑和南宋官窑系列作品,故诗中有对于宋朝宫廷用瓷的歌咏,有南北政权嬗递的自我警惕与反省思维,也有一再强调鉴赏陶瓷决非玩物丧志;而乾隆皇帝探索官窑脉络的过程中,除了将北宋汝窑当作理想的官窑典范外,也一路上溯至舜做陶于河滨的故事,意图透过河滨遗范连结以德治理天下的情操,表达出鉴赏陶瓷,实有效法圣人楷模的深远意义。
展览第二单元「再现品味」,因清宫留存的陶瓷图册,是乾隆皇帝降旨绘制,故也能视为鉴赏记号,印证画中瓷器经过乾隆皇帝御览观看,以及鉴赏的看法。
总之,藉由具体的鉴赏印记,可以了解乾隆皇帝把陶瓷当作宣传个人艺术品味和施政理念的媒介,其最大目的应该是想要藉此粉饰搜求藏品的举动,以建立个人的圣王形象。